“温书臣”心理热线 家长情绪加油站
暑假孤独感陡增怎么办
本报记者 李 涛 韩 晓
近日,有家长反映,暑假生活开始后,孩子因同伴接触减少而情绪低落、拒绝出门,感觉非常孤独,不知道该怎么办?
针对这个问题,记者联系了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温书臣。温书臣说,孩子暑假因社交减少而情绪低落、拒绝出门,是性格内向或社交弱势学生的常见困扰,这类孩子往往需要更多安全感才能向外探索。
温书臣建议家长不妨这样做:首先要理解并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,帮助孩子重建情绪安全感。家长需要停止“纠正性格”的焦虑,要明白内向不是缺陷,而是神经系统的先天特质,强迫孩子“活泼”只会加剧自我否定。可以说:“妈妈知道你喜欢安静,这很好。但如果你觉得孤单,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。”
其次要用“情绪树洞”替代追问。每天固定15分钟,用开放式提问,比如:“如果用一种颜色形容今天,你会选什么?”帮助孩子表达情绪,不评判不打断。若孩子抗拒说话,可以一起听听轻音乐或拼图,用陪伴传递支持。
第三是把家庭作为“充电站”,帮助孩子重建社交基础。可以在家模拟社交场景,通过角色扮演和孩子一道锻炼,比如模拟“超市购物”,让孩子练习说:“请问需要袋子吗?”或者模拟“同学借玩具”,教孩子点头微笑说“好”。还可以每周组织家庭辩论赛,选择轻松话题,比如“冰激凌好吃还是西瓜好吃”等,要求每人说三句话,培养孩子的表达欲。
这里特别提醒的是,家长坚决不要给孩子贴标签,不要让孩子进行功利化社交,尊重孩子的节奏才是最好的治愈。当然,若孩子持续两周以上出现睡眠紊乱、拒绝吃饭、自伤倾向,或提及“活着没意思”,需要立即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医院的青少年心理科。
温书臣强调说,真正的治愈不是把孩子塑造成外向者,而是让他在独处时心安,在社交时从容。当家庭成为安全基地、兴趣成为沟通桥梁,那些被压抑的联结渴望终会像夏日的藤蔓,自己找到生长的方向。
家长朋友们,有关您的困扰可以倾诉至邮箱:1041659415@qq.com,273507017@qq.com
或者拨打热线电话:18639121956(微信同号)
长按识别二维码